金色观察丨聚合服务平台如何在DeFi行业中发挥作用

金色财经 区块链7月14日讯   现阶段,加密市场里的大多数聚合服务提供商仍然不那么易于使用,与科技行业里的聚合服务提供商不同,如今加密聚合服务提供商仅仅聚合了供应方(比如加密货币项目),还未能成功聚合用户。而加密货币钱包似乎正在扮演着“聚合用户”的角色,比如Trust Wallet可以被用于存储用户资产,但同时他们也会提供有限的交易、抵押资产、以及通过Wallet Connect与其他应用程序连接等功能。

像Zerion、InstaDApp、Argent这些中立的、以用户体验为重点的新平台都有机会创建一个界面来进一步简化DeFi体验,而在此过程中,这些平台也会逐渐变成一个成熟的聚合服务提供商。如果这些平台能变成第一个真正的“DeFi聚合服务平台”,那么就会很轻松地垄断市场。就比如Metamask这款浏览器插件,它作为一款开源的去中心化以太坊私钥管理工具,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现在市场上几乎每一个DeFi产品都希望能够聚合Metamask,如果加密项目网站上没有“使用MetaMask登录”的选项,甚至会被用户认为项目还不够成熟。因此,当一个工具足够好,而且出现在市场上的时间比其他竞争对手都早的话,那么就能很容易变成一个公认的品牌。

PeanutSwap于北京时间10月9日20点整上线BSC测试版:据官方消息,PeanutSwap于美国华盛顿时间 10月9日8点整〈北京时间10月9日20点整〉上线BSC测试版PeanutSwap 是全民分红自治的服务平台、旨在打造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人人平等参与的交易所!为了进一步体现公开、150万PN己经销毁、进入黑洞,黑洞地址可查。并执行空投计划,测试期间前3天董事会的交易手续费,将全部用于空投。测试期间前3天交易额满100usdt的用户,将有机率获得PN空投。

PeanutSwap全民可以平等参与,享受全民分红的去中心化服务平台。[2021/10/8 20:13:10]

“聚合”和“平台”有何区别?

那么,那些“平台公司”和所谓的“聚合服务提供商”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类似Shopify或Substack这种公司只能算是“平台公司”,他们主要提供一些应用程序接口或技术,并允许第三方和终端用户接入。不过,像Shopify和Substack这样的公司并不负责用户获取和渠道分销,这意味着相关工作不得不由作者自己、或是商户自己来搞定。而“聚合服务提供商”更像是谷歌或Facebook这样的公司,他们主要在第三方和用户之间建立中间关系。虽然看上去这种关系非常简单,但是Facebook和谷歌却能在提供服务的同时获取大量与用户有关的信息,然后再利用这些信息让企业给他们平台上的广告商砸钱。许多企业并不拥有客户关系,他们必须向谷歌和Facebook支付费用才能获得有价值的广告分发渠道。

Saddle已筹集430万美元资金:金色财经报道,去中心化金融系统Saddle已从Framework Ventures、Polychain Capital和Electric Capital筹集了43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该自动做市商(AMM)致力于防止稳定币和代币化比特币等不同类型的挂钩资产出现滑点。据悉,滑点是指交易的预期价格与该交易的执行价格之间的差额。[2021/1/20 16:33:07]

我们可以看到,聚合服务平台在DeFi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DeFi聚合服务平台有助于使DeFi能够为更广泛的受众所使用,如今首次使用DeFi的激活成本非常高,即便是对于长期使用加密货币的人来说,在DeFi平台上操作也不总是得心应手;其次,DeFi聚合服务平台具有美观的用户界面,它可以催化更多新用户入场。许多真正尝试体验过DeFi产品的人都会被其高额收益所震惊。

当然,DeFi聚合服务平台也会带来一些风险。作为一个仍然容易受到黑客入侵的新兴行业,DeFi领域里的不透明问题可能会带来危险。用户和实际交易(自己的钱)之间的“隔层”越多,存在安全漏洞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此外,当事情变得越来越交织在一起时,DeFi聚合服务平台将很难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审核。DeFi贷款协议BZX遭到攻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充分说明当多个DeFi协议混合在一起时会发生什么。

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履新央行副行长:建设银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刘桂平出任央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桂平曾自称“金融界的老人”。纵观他31年的职业经历,其中有26年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另外有两年在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还有三年在重庆市政府。在2020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刘桂平发表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银行创新》的演讲,并分享了四点思考。一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动力在于弘扬“敢想、敢试、敢超”的创新精神。二是商业银行创新的目标在于提供“便捷性、安全性、普惠性”金融服务。三是当前商业银行创新着力点在于围绕“泛在感知万物互联的概念、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理念和数字化经营是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不二选择的信念”来展开。四是建设银行支持北京金融创新的举措在于助推北京在国家金融管理、国家科技金融创新和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等三大领域发力。11月11日,澎湃新闻报道建行一家海外分行——中国建设银行纳闽分行拟在区块链上发行30亿美元数字债券,可用比特币购买。[2020/11/12 12:23:35]

如今,许多DeFi产品依然非常抽象且难以理解,这会让用户不太可能真正明白他们在使用什么。行业里仍有许多产品改进空间,比较有意义的是进一步优化平台和聚合服务,同时DeFi产品也需要继续专注于技术改进和安全性。

DeFi发展轨迹也会像早期互联网一样吗?

现在的DeFi很像是早期的互联网时代,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用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入场并汇总所有服务。就拿Compound为例,这个DeFi协议的表现已经非常不错,与该协议交互的用户数量也比其他平台和聚合服务提供商更多,但即便如此,他们似乎依然难以汇聚全部加密代币。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些DeFi聚合服务提供商其实一直在尝试靠近“聚合理论”。聚合理论应用到DeFi行业是分为三个类别的,分别是:协议(如Compound)、平台(如Zerion、InstaDApp)、新兴的一类“聚合服务提供商”(如Ray、CurveFi)。

而一个DeFi项目想要满足“聚合理论”的话,是需要通过一些途径的:

首先,假如你的平台希望转型成为提供DeFi金融服务的“可信平台”或应用商店,那么这个平台就必须与那些渴望寻找更多“赚钱”机会的用户连接,并为其支持的协议提供“批准印章”,这意味着你的平台必须尽其所能地提供一些支持服务,包括验证协议代码是否合法、提供协议检查审核服务等。许多新推出的DeFi应用程序非常渴望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用户注意和关注,因此对于那些新团队或新项目来说,如果能够获得拥有最多用户的加密平台支持,就能在营销方面挖掘到更多价值。不过,一旦你的DeFi聚合服务平台已经拥有了非常庞大的用户群,此时就非常适合为DeFi协议提供应用程序接口和软件开发工具包服务,以便让他们快速集成到平台上。

其次,我们发现打造DeFi聚合服务平台存在着一个瓶颈,那就是并没有拥有一定规模的用户群,DeFi市场里的应用数量也没有亚马逊平台上的第三方商户那么多。因此,一些DeFi聚合服务平台正在尝试利用“免费增值”业务模式来吸引用户。就散户用户来说,DeFi聚合服务平台可以在用户和实际协议交互时尝试使用“中间智能合约”,这样就能从产生利息收益和少量交易费用中抽成,但这笔收费其实最终也会让用户受益,就像是收取了一笔“便利费”。与此同时,DeFi聚合服务平台也可以为用户提供“专业版”服务,然后每月收取一定费用,这样就无需向用户收取“便利费”了。在“专业版”服务里,DeFi聚合服务平台会提供更多功能和更大的可扩展性,比如让专业版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平台UI来集成新产品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心化加密货币领域里,不少人对构建经纪业务非常感兴趣(比如Tagomi),但大多数都没能获得成功,而针对这一点,DeFi聚合服务平台其实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他们可以紧随交易机会提供借贷服务。实际上,这意味着让某个做市商在一个DeFi平台借出的钱可以在另一个DeFi平台上贷出。这种服务其实就有点像中心化金融里“主经纪商”所做的事情,更类似于传统“主经纪商”给客户提供的统一交易服务。不仅如此,DeFi聚合服务平台还可以考虑推出自己的CeFi产品或P2P借贷服务,这样不仅能触及到更广泛的用户,还能通过利差盈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DeFi聚合服务平台有着不错的前景,在未来几年他们可能更需要在建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与去中心化之间找到平衡点,来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并且让用户能更轻松地获利。

本文部分内容编译自Deribit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区块分享

币安交易所app下载央行数字货币扩大商户“朋友圈” 推广落地速度有望加快

据媒体报道,央行正计划在美团点评运营的平台上测试其数字货币,朝着数字人民币的广泛普及迈出重大一步。机构认为,全球数字货币落地浪潮仍处于初期阶段,将是全球金融科技中长期主线之一。未来所有C端核心应用场景(衣食住行)均会于接入合作,央行数字货币从封闭测试到大规模推广落地的速度有望加快。

NEAR行情持续下跌 是抄底的好时机吗?

最近的一些小币种很是火爆,有些虽然不是主流货币,却是当前很火项目的代币,在初始上线的时候成为了市场的热点,受到了很多资本关注。在这个过程中,也伴随着原本不足以支撑其实际价值的泡沫。

币安下载凉凉?股市吸走了币圈资金?

“一根大阳线改变信仰”。 经历了魔幻2020年的上半年,7月份的股市突然大涨,令很多人都措手不及。 创业板先行,上证综指略滞后,但其开启行情后带动了整个市场情绪,从6月30日2975.47点开始飙升,几乎一路向北,近期则在3400点附近震荡,迟迟未能突破被视作牛市确立点的3500点。同时,两融余额创下五年新高、单月新增投资者数量翻倍。

[0:0ms0-0:48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