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者还没完全搞明白“元宇宙”是什么的时候,A股市场元宇宙概念股已经集体暴动。互联网巨头、风险投资企业等纷纷靠拢元宇宙。一时间,从元宇宙投资到应用建设发展的如火如荼,甚至元宇宙商标抢注之风渐起。但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未来发展应以何为导向,最终应用又是什么……很多问题仍旧值得探讨。本文就元宇宙起源到目前的现象发展情况进行整理,初步窥见元宇宙的未来。
元宇宙一词由科幻作家Neal Stephenson于1992年在其著作《雪崩》中首次提出,在小说的描述中,Metaverse是一个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平行、相互影响,并且始终在线的虚拟世界。
电影《头号玩家》即可视为元宇宙的一个典型代表,元宇宙有自己的经济、社会系统,人们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中可以换一个身份做更多自己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事。
元宇宙的内涵及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三个大类:首先是进一步打破时空限制,元宇宙的建设要求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因此,未来人们与互联网交互的方式将不局限于移动手机和电脑,各种穿戴设备、汽车、家居等都将接入网络中,并且延时程度低,传输能力更强。5G和物联网将是实现该部分的关键。
另外是真实沉浸感,目前网络主要通过二维图形技术向用户传递信息内容,但在元宇宙中,现实物理世界与数字虚拟世界间的界限将被逐步打破,计算机将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相互结合,类似电影《头号玩家》中这样的元宇宙世界将会逐步形成,这依赖于VR技术的进步。
此外是价值的传递,Web 3.0的本质是“价值的连接”。前面当前的互联网只能实现信息的传递,尚不能实现价值的流转。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一个高效率价值网络的实现关键在于网络上“信息数据产权的确定性和专有性”(产权的界定)和“信息数据产权的可转让性和可操作性”(自由交易)。其中产权的界定要求做到身份的认证与价值数据的确权,自由交易要求实现身份隐私保护与价值数据的授权传递。因此,区块链技术将是元宇宙的核心技术之一。
因此,5G、物联网、VR、AR、区块链等都被视为元宇宙实现的技术基础。
简单来说,元宇宙指的是通过AR、VR等技术支持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简单来说,元宇宙是把现实世界中的所有人和事通过数字化手段投射到云端世界。在这个全新的世界,你既可以做任何真实世界中可以做的事情,也可以做真实世界里做不到的事情。
1000枚BTC从未知地址转入Bitstamp:Whale Alert数据显示,北京时间12月13日8:39,1000枚BTC从1HL5rZ开头未知地址转入Bitstamp(32U6TpPk开头地址)。[2020/12/13 15:02:35]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
正如开篇所言,元宇宙发展俨然已成为资本市场的热潮。
今年3月,Roblox以接近300亿美元市值上市,直接撬动资本市场,刺激各大资本、厂商和创业团队涌入。7月份,Facebook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向他的员工介绍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新计划。他说Facebook 将努力建立一个科幻小说中的那种最大化的、相互关联的体验集合——一个被称为元宇宙(Metaverse)的世界。
随后字节跳动、韩国手游巨头网石游戏(Netmarble)旗下子公司、耐克、阿迪、网易、迪士尼等公司以及A股元宇宙概念股等均入局。包括加密领域也出现了元宇宙概念的应用。
至于为什么元宇宙会受到市场青睐?外因方面,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高光表现促使巨头们了解和布局这一赛道。内因方面,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巨头们基本已将行业红利吃透,在原有的业务形态之下,很难找到新的突破口。在此背景下,元宇宙成为他们探索的重要赛道之一。
元宇宙被视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形态,是数字化未来的具象表现,属于颠覆式创新,抢先布局这一赛道,意味着在未来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成为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重要入口。
“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针对元宇宙话题发文称,多元的声音不一而足,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虽然元宇宙似乎拥有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但目前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每个人仍需理性看待当前的元宇宙热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来为名义的忽悠;是镜花水月还是触摸得到的未来,是资本炒作还是新的赛道,是新瓶装旧酒还是科技新突破,下结论前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
从技术角度而言,目前元宇宙的各大技术发展尚不成熟,市场推广成本较高,尚未达到大规模民用的阶段,真正落地任重而道远。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从投资角度来看,元宇宙仍处于炒概念的阶段,还没到释放业绩的阶段,行业仍处于形成期,没有到成长期,所以投资风险比较大。”
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认为元宇宙发展重要的是不要让炒作掩盖了长期的技术趋势。他指出,元宇宙会非常大,且非常重要。它必须能保护隐私和数字安全,并防止虚假信息和操纵。我们都在谈论元宇宙,仿佛我们要进入某个新的维度。但这并不像我们死后要去的天堂。我们仍将与人一起生活在现实世界里。他呼吁在元宇宙的开发过程中保持协作,以促进互操作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沉阳教授表示,有很多公司声称在做元宇宙,实际上是互联网的许多产品,很多只是自己移动的产品,谈不上是“元宇宙”。“现在在'元宇宙'已经很热的情况下,更像泡沫,从扎扎实实推进技术,从算力到通讯技术,再到算法,以及最终产品,希望适合时代的用户来使用,满足用户的刚需。“元节”一词是捕捉科技行业想象力的最新流行语,尤其是自 Facebook 上个月将自己更名为 Meta 以表明其业务转变之后。需要明确的是,目前还没有人知道 Metaverse 会是什么样子,因为整个概念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它的发展必须以需求为导向。Meta、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纷纷押注元界,探索各种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但无论这些产品基于什么概念,最终都必须满足人们的需求。不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肯定会被市场淘汰。
正如前文所说,区块链作为元宇宙实现的技术基础之一,承担价值传递的功能。此外,Cardano 创始人 Charles Hoskinson 分享了他对元宇宙的看法 。元宇宙真的很酷,它们是真实的,不是噱头。当将数字物理化时,需要加密来基本上将信任模型和稀缺模型放入其中,并且它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内成为加密货币的一个庞大的产品类别。Hoskinson 补充说,加密对空间很重要,因为元宇宙需要一个控制层。这样,诸如稀缺性之类的东西就可以成为元宇宙中的力量,这就是 NFT 发挥作用的地方。
目前元宇宙还仅涉及在线游戏制造商、游戏硬件、现场娱乐和社交媒体这些主要市场,虽然它们都是元宇宙生态系统的关键部分,但随着互动体验的驱动,未来元宇宙市场还将包括相关计算、网络和支付公司作为其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摩根士丹利分析报告中称元宇宙有望成为一个8万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并很可能成为下一代的社交媒体、流媒体和游戏平台。
老虎国际投研指出,“元宇宙”的发展依旧处于早期阶段,离真正成熟的元宇宙仍有二十年以上的发展距离,但是元宇宙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以及娱乐方式。其潜在影响甚至可以和互联网的诞生相提并论。
任何一项技术的发展都需要时间的检验,尤其元宇宙概念仍在早期,有资本的追逐当然也有冷水扑面而来。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出席2021年“人工智能之旅”国际会议(AI Journey 2021)时表示:“我要提醒的是,‘元宇宙’这个概念是30年前由一位著名科幻作家提出的,按照他的设想,人们从不完美的现实世界逃到了‘元宇宙’。这样的想法对如今的我们来说太悲观了。我认为,确实没必要走这条路。” 普京接着说:“我们要利用‘元宇宙’的功能,让人们不论相距多远,都可以一起交流、工作、学习、落实联合创新项目和商业项目。” 普京认为,这对科技公司、创意产业、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设备的制造者,乃至对必须制订这个“全新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规范的法律学家来说,都是一个真正的挑战。他强调,“这无疑是一种挑战”。 普京解释说,这涉及的不只是确保个人在网络空间的安全,还有个人在“元宇宙”的虚拟替身的安全。技术开发商们承诺,人们在虚拟世界的帮助下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跨越空间。普京说:“这有助于人们与生活在其他大陆上的其他人接触。”
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在央视《对话》节目中谈到元宇宙,他表示这个概念炒的很热,很多人因为股价高涨,很多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圈钱的新手段。我个人觉得元宇宙是幻想的虚拟现实,完全在线上构造了一个超越线下的世界,还需要假以时日;第二个,我也看到Facebook的想法,真按照他们的那种未来幻想,我觉得这个不代表人类的未来,我认为代表人类的没落,就是如果我们摆脱现实,在现实中不经过这种艰苦的努力去获得一种成就,大家都生活在虚幻的空间里。我跟一些美国的同行聊过,他们认为元宇宙的最高未来是跟脑机接口结合,你只要闭着眼睛躺在床上,插着管供着营养液,通过刺激你的脑电波就能产生无数幻觉和形象,最后不就成为电影《黑客帝国》里的人肉电池吗?元宇宙不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真正的发展,人类需要解决核聚变问题,才能解决能源只有,人类需要解决宇宙航行问题,才能走出地球。
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指出,Facebook的元宇宙对人类社会而言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但他也相信这项技术将无所不在。他说:所有谈论元宇宙的人都在谈论一个比当今世界更美好的未来,你会更富有、更英俊、更美丽、更强大、更快。他们说再过一些年,人们会戴着头戴设备,在元宇宙中花更多时间。但谁来制定规则?世界将变得更加数字化而非实体化。这对人类社会而言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他认为帮助元宇宙运行大部分平台算法的人工智能技术是一个巨大的伪神,会营造出不健康和准社会性的关系。我们需要弄清楚元宇宙监管,但现在我觉得我们还不知道如何监管这一领域,我认为今天的监管机构没有正确的表述,甚至没有如何讨论这个问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