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北京2022冬奥会开幕了。
2月4日晚,北京2022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
这个大年初四,除了精彩的开幕式本身,有冰墩墩的特许商店和“鸟巢”内的数字人民币展台也成为最抢眼、最“吸睛”的去处。
在特许商品零售店、餐饮等消费场所的“轻松一扫”,不少消费者也迎来了自己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初体验”。
1
支付新选择:
冰墩墩遇到数字人民币
限于冬奥品牌权益方面规定,在本次冬奥会期间,冬奥场馆内支持使用VISA和现金(包括实物人民币和数字人民币)进行支付。值得注意的是,Visa是奥运会和残奥会官方指定独家支付服务提供商,而数字人民币是主权货币,具有法偿性,不受相关限制,也可在红线内使用哦。
对于习惯了移动支付的用户而言,使用数字人民币既可以省去携带实物人民币以及找零的不便利,又能省去排队过久的烦恼。
在鸟巢,在冬奥特许商店购买吉祥物商品的消费者络绎不绝。记者在现场看到,有部分消费者熟练地使用数字人民币完成购买支付,也有一些没带实物人民币的消费者,在现场志愿者和中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后迫不及待排起队。
作为一枚已经使用数字人民币一年的“老用户”,记者打开App,上滑打开付款码,付款~抱起可爱的冰墩墩,鸟巢“顶流”到手!
2
非接触支付:
现防疫优势 助力安全奥运
数字人民币支持碰一碰、扫码付、网络购等多种支付方式,可便捷实现非接触支付。
这也是冬奥场馆内可用的三种支付方式中唯一可以实现“隔窗非接”的支付方式,在防控疫情不放松的冬奥期间,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
在冬奥村物美超市内,消费者使用冬奥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隔着玻璃“碰一碰”商家POS机具,成功完成了支付。
“疫情期间,无论是实物人民币还是刷卡,都会不可避免地增加收银员和付款者之间的接触,还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放心呀。”一位消费者感慨。
3
松耦合:
无需银行账户 有手机号就能开
本次冬奥会期间,中国居民和外国友人均可在境内使用丰富的数字人民币产品享受小额便民的移动支付便利。而这第一步,就是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
“只要手机号,不需要银行账户就能开设数字人民币钱包,真是太方便了。”一位志愿者惊喜地告诉记者,从下载应用程序、注册、绑定银行卡,到开通账户,几分钟就能完成全步骤。
来华外国友人同样可以轻松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当前,数字人民币App已在各手机应用商店中国地区(含港澳台)上架,使用苹果手机的外国来华人士,可注册中国地区Apple id,即可通过App Store 搜索数字人民币和ecny等关键词,找到数字人民币App下载安装。而使用安卓手机者,可以前往数字人民币官方下载页面(中行提供访问二维码),下载安装包直接安装。
由于数字人民币的银行账户松耦特征,开立钱包不必然需要有银行账户。如果消费者只是想进行日常小额消费,仅需手机号即可开立任意运营机构的四类钱包。来华外国友人亦可使用境外手机号注册。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数字人民币App支持近百个冬奥会参赛国家和地区手机号注册和开通钱包。4
重隐私:
硬件钱包正式发售 匿名获取灵活方便
在“鸟巢”,多个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已准备就绪。
除了在特许商品零售店、餐饮等消费场所可以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外,在“鸟巢”的一层观众区服务台、二层观众区服务台和五层观众区服务台设有4个数字人民币服务台,观众可以了解数字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并体验数字人民币的高效、便捷和安全。
在国家体育场数字人民币服务台,中行员工正在向前来咨询数字人民币的外国友人介绍如何使用。
从五色手环钱包到智能电子证钱包,从虎年生肖钱包到钥匙坠钱包,这些形态各异的钱包都是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中国银行这次发行的冬奥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是首次正式面向公众使用。
与软钱包仅需手机号就能开设相比,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开立使用简单方便。消费者可通过中国银行网点、硬钱包自助兑换机、定点酒店等渠道便捷地获取、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
境外来华人士根据自身需要,可以申领硬钱包,也可以在下载数字人民币app后使用境外手机号直接注册并开立匿名四类钱包,用实物货币或外卡便捷兑换数字人民币,享受中国移动支付的便利。
5
“贴一贴”:
轻松用手机管理硬钱包
在冬奥会期间,消费者购买的硬件钱包亦可在其他试点场合使用。
已下载数字人民币App的用户,如果购买了冬奥硬钱包,可便利地“贴一贴”,该功能可让软硬钱包“互联”,用户可在手机上贴心管理硬件钱包,使硬件钱包更安全。
具体来看,“贴一贴”可以读取加载了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设备,打开手机NFC功能后,将硬件钱包与手机NFC区域保持紧贴,手机App即可读取硬件钱包信息。“贴一贴”后,可使用数字人民币App对硬件钱包进行支付密码设置、充值兑回、余额与交易明细查询等。
“我买了张冬奥硬钱包,想留作纪念。被现场志愿者安利了‘贴一贴’功能,买了瓶水后,我把硬钱包里剩下的钱转回了手机,挺方便的。”一位消费者表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